Category: Tips

  • Rar archive in mac finder with automator

    用Mac的一个重要麻烦就是zip archive经常在windows下乱码,由于mac采用unicode编码,中文文件名zip压缩文件之后,在采用ansi编码格式的windows上就是乱码,往往无法解压还原。用stuffit,finder自带的压缩,都避免不了这个问题。 但rar文件就没有乱码问题,用betterzip之类的就可以归档rar文件,但大多需要打开betterzip程序,再选择文件等,多了好几个步骤,如何能在finder里选择目标文件直接生成rar文件?当然可以,用mac著名的automator! 在automator里,选择Service服务类型,选择接受文件和目录,然后拖进执行shell脚本,选择输入自变量,然后在脚本内容里输入: #!/bin/bash for f in “$@” do pp=`dirname “$f”` ff=`basename “$f”` cd “$pp” /usr/local/bin/rar a -m5 -ep1 -o+ Archive.rar “$ff” done 保存为建立rar的工作流服务,这样在finder选择多个文件或目录后,右键选择服务里直接可以把目标文件生成rar归档文件了。

  • wildcard dns for ipv6

    ipv6目前是比较方便易用的绕墙的方法,但往往hosts文件里塞满了一大堆静态v6地址,而且不支持通配符,很难维护。 推荐使用dnsmasq,在loopback interface上绑定监听一个dns服务,既支持本地通配符的匹配解析,也可连接上游upstream dns服务器,提高dns解析速度,同时也完美支持ipv6的域名解析。 mac可通过macports: sudo port install dnsmasq, sudo port load/unload dnsmasq

  • upgrade mbp ssd into optical bay

    买了个intel x25m 160G ssd升级一下macbook pro笔记本,没想到花了三四天。 首先想要修改一下ssd参数,但mac上不支持hdparm,光驱又不认盘,想通过usb启动,但结论是:基本不可能在mbp上从usb启动linux的。装了refit,能认出linux usb启动盘,但boot不了。不用refit,直接用grub-efi,option启动可以看到grub菜单,但同样boot错误。试了很多live方案,ubuntu, gparted, 甚至dos的hdat2没一个成功。最终放弃。在朋友的机器上接上ssd,用gparted启动,hdparm修改ssd的max size,因为intel号称减少size可以提升ssd硬盘性能和寿命,即over-provisioning,可结果mac上认出来的硬盘还是原来标称大小。 另外还需要确认买的硬盘盒托架能装进光驱那个位置,淘宝上买的托架,结果发货发错了,下端没有2个拧螺丝的脚,而是一个类似ibm笔记本材质的斜面,等花了好大力气拆下光驱结果没能装上托架,只好重新恢复原状,再联系重发货。其中,拆光驱一开始还比较麻烦,其实camera线不用拆下来,只要把边缘那个锁扣螺丝拧松,把固定线的胶水剥离,然后把SATA接口卡拨开,3个螺丝拧掉,左右动动,就可以拆下superdrive光驱。 好不容易正确的托架来了,发现原来的硬盘边缘的固定位置的螺丝拧不下来。这还有个复杂的背景:需要把ssd装在原先hdd硬盘的位置,而hdd则应放入托架里。这样snow leopard才可以正常休眠hibernate,否则会醒不过来,因为系统不会去第二个硬盘口唤醒,当然普通sleep是保存在内存中没此问题,但是总归不爽。于是,专门去市场买了梅花螺丝刀,才算ssd/hdd互换成功。 然后通过usb雪豹安装盘(可以option启动),重装系统,因为time machine备份太大超过ssd容量,恢复不了,只有通过Migration Assistant来做。由于空间限制问题,所以音乐/电影/文档都没有migrate。不过mac这个迁移的确很好用,基本所有的设置都原样恢复,非常给力。当然映射文件目录,权限设置等等又花了好几个小时,才算基本无缝切换到ssd。 目前ssd是系统盘,启动/应用为主,hdd则作为文件存储,邮件、音乐、电影、虚拟机都在这个上。系统启动基本10秒中,应用启动基本1-2秒,总算没有白花那么多时间。 update: 迁移后,facetime可以启动,但登录不了。帐号和密码都没问题,就老是报一个“服务器在处理注册过程中发生错误,稍后再试”的错误,查了大半天,发觉在keychain里把一个GUID名字的证书和下面的client push certificate给删了就好了,估计和迁移后的身份或权限不一致有关,删除后会自动重建,所以也不用备份。 update2: 出于保护ssd寿命,把swap file切换到原来硬盘上,可以参考superuser的这个帖子,另外还可以参考这个把swap文件大小改大点。貌似虚拟机vmware fusion 3.1以上运行时间长了会持续占用内存,很多人都降回3.0版,正在犹豫中。 update3: 10.6.7雪豹可以支持Trim了!访问http://forums.macrumors.com/showthread.php?t=1125400,下载enabler,运行一下再重启即可,系统信息显示支持Trim了。看上贴里评论性能的确有一定提升,估计是真的支持了。

  • Office2007 MODI 繁体字幕识别

    最近用大显示器看电影有个问题:所有vobsub字幕基本不可用了。因为都是图片,定位都是按标清分辨率来的,到了高分辨率时候全在画面中左上方显示出来,破坏了主要画面,大小也不可调。于是着手把那些sub字幕转成srt或ssa的。 idxSubOcr不错,小巧,网友自己写的,用的是微软Office套件的ocr接口,需要Office 2007安装Document Imaging和ocr部分。但运行读取繁体字幕,则还需要下载一个繁体识别组件,网上到是有下打包好的office2003的rar包。但copy完一用,总会出现一个kernel32的错误,导致应用崩溃,但用英文语言去识别就没这个问题(但识别出来肯定是一堆乱码了)。后来用微软自己的document imaging打开繁体tiff也是一样,ocr了一半,mspview程序崩溃,错误相同。 网上查了一下,类似都是针对office2003的sp更新问题,应该无关。再把这个错误简单调试看了一下,似乎是twrecc.dll抛出Unknown Exception导致。估计是office 2007不兼容的问题。网上又找了半天,发现微软带的ocr组件其实来自清华,还有个cajviewer用的也是清华的那套,于是乎把cajviewer最新版给下了,果然里面有一堆类似文件。按照前面下的office2003繁体包里的文件把cajviewer里面的版本复制过去,再把出问题的twrecc等类似的文件也给替换了。再运行,一切正常,字幕转换成功搞定。

  • External Monitor in Snow Leopard

    买了台24寸液晶当mbp的第二台显示器,在雪豹下面还是有一些使用的tips: 1)在偏好设置-显示器里,排列panel里可以把两个显示器的位置确定,这样鼠标就能在对应的两屏范围内移动,类似一个虚拟的大屏幕。这时,只要把需要的窗口拖到那个屏幕就能在那个屏幕显示和操作了,当然也可以在设置里面把菜单栏拖到指定的屏幕里。值得注意的是,两个屏幕同属于一个space,所以切换space的时候会两个屏幕一起切换,仍然像一个虚拟的大屏幕,这个我也花了一会儿才搞明白。 2)snow leopard已经把gamma调到和windows一样的2.2,所以显示器设置不用设成mac类型(leopard还是需要的),否则会显示更亮一些。 3)plex的true full screen设置可以保持外设显示器全屏,而无视space切换,好处是可以一边看一边在任意space工作,但问题是鼠标会在切换后自动一会儿就消失,并且使顶端菜单极度难按,所以可用性不高,最终放弃。 4)用displayport线貌似要比vga线感觉更亮更干净一些(也有可能是水电的缘故,或者心理暗示…),清晰度似乎是一样的(分辨率一样嘛),但LCD subpixel效果更明显一些,字体显示比vga更丰满 5)外设显示器的字体anti-alias失效,需要强行设置defaults -currentHost write -globalDomain AppleFontSmoothing -int 2,并需要重登录 6)darwiinmote 0.7可以使用并成功控制plex,不过wiimote蓝牙连接一会儿后会断线,更核心的问题是断掉后必须要到机器上软件重连,而无法自动识别重连,使得用手柄当远程遥控器基本不可行。最后买了套无线键鼠解决。 7)如果想彻底只使用外接显示器而不用笔记本的屏幕,可以这样来进入clamshell模式:把macbook合上进入休眠,再用外接键盘/鼠标唤醒,此时外接显示器就作为唯一的显示屏了,此时打开macbook,其键盘和touchpad也能使用,但屏幕已被关闭。想要恢复的话,似乎必须拔掉外接显示器才行。但要注意,clamshell模式只支持电源插入的状态,使用电池的时候虽然也能在外显上唤醒,但立刻又会重新睡眠,所以想要一边外显工作一边耗光电源去重新充电的企图是行不通的… 8) 最新更新:先不要Update到10.6.3,外设显示器会花屏,偶尔插入minDP会正常,但clamshell唤醒必定出现彩条和花纹,导致基本不可用。重置PRAM无效。改用VGA适配器,花屏倒是不花了,但是隔十几分钟就会黑屏一次,然后自动恢复正常,晕菜… 10.6.4也同样没解决此问题,杯具…. 9) 2010/8 最新Snow Leopard Graphics Update终于解决miniDP外接显示器花屏的问题,clamshell也可以正常使用,强力推荐安装。再次Update: 貌似依然有问题,多次插拔miniDP后花屏,改用vga则不定时短暂黑屏问题依旧。

  • 64 bit Snow Leopard with 6G macbook pro

    一直在32位下跑雪豹,因为虚拟机不支持64位,也就不尝试了。10月底 fusion升级到3.0,终于可以尝试体验一下64位系统了。一试之下,貌似原生64位的程序的确感觉快了一些,尤其是safari,启动速度基本和32位的chrome在一个档次上了,甚至更快,内存富裕的话图标弹三下之内(大多数情况只有一下)就能开启到top sites界面,很不错。各应用内存占用上,似乎也少一些。正在考虑为64位系统升级一下内存,采用4G/根的DDR3,到总共6G,这样可以把应用内存空间自动移动到4G以上,与系统空间分开,充分利用64位体系,估计运行会更快。 最终升到了6G内存,果然飞快,很爽。但升6G后,出现第一次内核崩溃,乃乃的,苹果死机的画面也搞的那么华丽,还以为是什么牛逼应用特效呢。查了半天,众说纷纭,貌似08下半年的铝壳MBP只支持2×2=4G的内存,而且在Snow Leopard+大于4G+9400显卡条件下就会不定时kernel panic,真是晕死,换到9600显卡下,发热量巨大,一般都在70多度以上,更不要谈耗cpu的应用了,算了再切回来。于是测内存,花了两小时两块显卡下都测了一遍,均没问题,都能正常分配内存,swap和page out也都有,不存在所谓4G以上分配和访问的错误。没招了,再次重置SMC和PRAM,看看能不能解决。升级不容易阿。结果还是没用,32bit/64bit都试过了,也还是会panic,而且貌似随机,不知道为什么触发。从网上讨论来看,2008下半年版MBP官方只支持2x2G,实际升级4+2G还是有可能的,但什么内存支持完全碰运气,据说同一厂商同一批次的货也完全可能一个可以一个死机,这叫什么事儿阿,实在不行只能再买根2G的,升到4G算了。找商家换了一根4G内存,升级了EFI1.8固件,并注意让可用内存保持在5ooM以上,似乎可以稳定运行了,原因未知,很可能这次固件升级除了去掉了光驱启动读取的声音,还支持了大内存。由于内存分配是osx系统自动调度的,想要释放不活跃内存(inactive memory)到可用内存(free memory),可以在磁盘管理工具里通过修复磁盘权限来实现,以尽量减少swap。另外有一个cache clearer的软件也可以释放一些内存。 一些snow leopard 64bit application tips: vmware fusion 3.0下客户机用bridge方式,似乎不能通过airport获取路由器dhcp的ip,Nat方式使用自带dhcp则没问题。网上找到的解决方案都是2.0支持airport的网卡的配置修改方式,3下面已失效,配置文件都不一样了,而在界面里直接选择网卡也还是没用。最后只好用Widnows手工备用Ip的方式来work around,倒也自动无缝支持,不过还是用nat为主吧。 Safari Block可以通过SIMBL插件支持,解决了64位下Safari Ad/Flash屏蔽的问题 Multi-Clutch也可以通过SIMBL插件支持,解决大部分程序对多点触摸手势的支持,但chrome似乎不支持input manager方式,比较遗憾。而在更新1.8EFI固件以后,出现三指以上multi-touch手势无效的问题,网上查了一下,每两次系统启动会出现一次此问题,所以是系统问题,与multi-clutch无关,出现后可以重启动来解决。 TunnelBlick需要升级到3.0b22,否则会出现对32位内核设备的cannot allocate tap/tun dev dynamically错误 VLC 1.0.2有64位支持,不过1.0.3只有32位,据说对播放器而言,32/64没什么区别 mplayer extended也升级到1211以上,支持64位,可以单独把视频全屏切换到外显,相比vlc好用不少

  • install apple bluetooth to win2003

    花了6-7 hours终于在虚拟机里的2003上装上了widcomm的bluetooth驱动,算是对驱动的inf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其实很简单,只要把属于apple的USBVID_05ac&PID_8213加入那个usb的inf文件即可;但后续还需要手工dpinst /LM添加那些附属的驱动,之后设备就有了,就可以从tray上启动设备,一切之前没装进去的都可顺利安装了!

  • Snow Leopard的几个问题和解决

    升完系统,同步iphone,吓了一跳,itunes无法认出iphone,设备项目没有了。换usb插口,重启动iphone,都没用。一查,apple已经发布了一个6K的update解决ipod/iphone识别问题。通过软件更新安装,重启动,终于认了。谢天谢地谢人。 但如果你software update报错进入不了怎么办?如果是报connect timeout,而实际网络浏览什么又都没问题,那么可以这样试试看:启动时按shift进入安全模式,然后进入disk utility磁盘工具,修复磁盘权限,然后再重启动进入软件更新,这样应该就可以访问了。 Safari Adblock已更新,解决雪豹32bit Safari的兼容问题,下载见http://burgersoftware.com/en/safariadblock 。但Safari缺省是64bit启动,所以要修改启动属性,在app文件的显示简介里面,改成32位启动即可。64bit的兼容估计没那么容易。 Expose和Space缺省的快捷键不起作用,从F8到F12都无效,但发生概率随机。查了半天,原因不详,可以通过重起Dock解决,在终端窗口输入killall Dock。10.6.1似乎已经解决此问题,更新之后基本都能响F12,10.6.1还是存在问题,可能和vmware虚拟机有关,从网上的情况来看应该和输入法有关。 CPU过热,持续在60多度,cpu高的时候甚至超过75度,比之前leopard要热10度以上,手腕这里感觉很明显。查了一下,还真是普遍的问题,雪豹很热。。。可以通过重置SMC和PRAM来解决,重启之后,的确降到了50度左右,持续高cpu的时候也在70度以下了。 在stack以grid显示文件夹,有时会显示已删除或不存在的临时文件,比如下载时的part文件。原因不详,可以通过重启来解决,但偶尔也会自动消失,可能与spotlight有关。 Mindmanager 7 已发布snow leopard更新,解决无法输入的问题。 Firefox实在启动太慢,至少要跳上个十来次,用了3.6 alpha好了一点,但还是慢,而且很多时候总是在关闭的时候,关闭不了而崩溃,什么时候也该搞一次纯粹精简代码和架构设计的大升级;无奈之下,终于改用mac上的chrome dev版,虽然feature少了一点,但是又快又稳定,期待大量extension支持的正式release。 iphone3.1+itunes9升级后问题多多,gps定位偏移三五百米,导致靠google maps来导航基本不可用;itunes U/podcast订阅的内容在iphone上被乱序排列,听完一个必须要手动找下一个,很麻烦;蓝牙麦克风音量也没有明显改善,不过据说3.1后应用可以支持蓝牙输入,新版skype有望支持蓝牙。 itunes 9.0.1 基本解决同步itunes U/podcast到iphone后乱序的问题,但某些podcast会重复显示,可以先在iphone上删除然后再同步即可。但itunes U的某些,会在有声读物里面也显示,其他的却没有,比较奇怪。 snow leopard似乎不支持华为evdo的usb dongle,原先leopard升级前的端口已不响应,虽然能识别出新的端口,可怎么设modem都拨不了号,AT命令一到拨号就出错。可以到这里升级雪豹下新的驱动,应该不支持64位。 如果用XCode使用iPhone模拟器的话,开启时使用Software Update更新安装的软件会产生init_simulator_paths: No simulator root specified.错误,导致软件更新锁死,只能强制退出。用网上其他办法似乎都无效,但只要关闭模拟器等,再查找更新即可正常。

  • VC6 IDE的选项对话框显示中文字体

    花了几个小时,终于解决了中文版VC6的选项对话框的字体显示问题。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把中文字显示成黑色的方块,很多项目编译设置都不知道是什么,只能靠经验猜,虽然不影响使用,但很麻烦。 google了一下,发现了注册表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DevStudio6.0Format,可是设了一遍黑体,基本没用。唯一有区别的是workspace,原先的黑色方块,显示出中文项目名称了。至少是有了头绪,是字体问题。可是怎么把对话框里的字体给改了呢? 找了半天,除了上面的注册表,彻底淹没在怎么用VC6对话框做中文编程的无效信息里,难道竟要手工去改Devstudio IDE的资源库? 再回过头仔细研究,发现对话框缺省用的等宽字体也颇为巧妙。原来是win3.1就开始有的点阵字体,但到win2000以后变成一种映射,在简体中文平台下,缺省是映射到宋体simsun.ttc里。而为了屏幕显示Clear Type,曾把缺省的系统宋体手工换成了雅黑字体。而网上的介绍提到了一句,这可能会对某些Fixedsys字体显示带来问题。估计就是这个了,这个雅黑很可能不支持等宽显示,所以中文都变成了黑方块。 于是找到下了个所谓带点阵的豪华版雅黑,替换掉原来的那个,重启,这次果然解决了,可以显示中文字了。不过Clear Type又没了,而且中英文那个难看阿,不忍卒视。没办法,还是麻烦点,再换回来,手工自己做映射。好在原先的宋体还备份了simsun_old.ttc。把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LinkSystemLink,和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FontAssocAssociated DefaultFonts 都给设成simsun_old.ttc,再重启。 总算过得去了。

  • 电子书工具小结

    把一些自己常用的电子书工具汇总一下: Mapsoft Toc Plugin: 从已有的bookmark制作成TOC目录放在pdf首页,这样阅读器不必支持bookmark就能直接跳转 Abbyy Finereader: 常下载没有bookmark的扫描的pdf电子书?那就需要ocr一下变成上图片下文本的pdf,这样能被搜索,而且生成bookmark也容易多了 Iris Reader: 扫描仪配套的,直接扫书的时候就直接变成上图下文的pdf Devonthink/Onenote: 电子文本资料管理,能search就好 google desktop: 全文搜索也是不错的选择 MyNotes: iliad配套的手写笔记识别